正文

商品短視頻玩法多可提升吸引力,商家制作要注意這兩點

眾人

拍短視頻帶貨這活兒,看著別人賺得手軟,咱自己一試手,拍出來的效果簡直慘不忍睹,連個像樣的影子都找不到。商家們砸錢買設備,請來模特,結果拍出來的東西,簡直跟那個年代的電視購物廣告一模一樣,觀眾看了,只想趕緊快進,省得浪費時間。

設備別太寒酸

手機拍照也還行,不過找個亮堂點的地方總歸是必要的。看2022年的數據,七成視頻被秒刪,還不是因為畫面黑得跟地下的秘密交易似的。別光想著4K高清商品短視頻玩法多可提升吸引力,商家制作要注意這兩點,鏡頭上的灰層先擦一擦。

三腳架這東西比那些網紅臉可實用多了。那服裝店老板去年砸了三萬塊請了個模特,結果拍出來的視頻里衣服皺得跟咸菜似的。后來改用掛燙機和穩住鏡頭,這銷量直接漲了三成。鏡頭抖得跟篩糠似的,顧客都得懷疑你是不是在拍什么靈異事件。

腳本比顏值重要

那賣拖把的家伙讓閨女來段女團舞秀制作短視頻,評論區全成了“拖把在哪買”的提問。抖音那頭兒一監測,前五秒沒露產品,視頻播放量直接腰斬。開場白可以接地氣,但不能讓觀眾玩起猜謎游戲。

廣州十三行的那些小丫頭片子們門兒清得很。一拍板就直接喊:“這東西59塊包郵”,連背景音樂都省了,轉化率直接秒殺那些90%的精致短視頻。別忘了,你賣的是貨,不是拍電影,買家可沒功夫欣賞你的運鏡技巧。

時長控制要命

淘寶的小秘密是,23秒那可是關鍵時刻。賣水果的家伙偏要啰嗦三分鐘,從花苞到果實,觀眾早跑拼多多下單去了。趕緊把產品最吸引人的地方放在前15秒,剩下的8秒就用來喊價和喊“買”。

見過最扯淡的是那賣自熱鍋的,為了證明“等15分鐘”這事靠譜,愣是拍了15分鐘的視頻。后來改成了快進剪輯,還弄了個進度條,結果退貨率立馬就下來了。買家想要的不是看飯煮的過程,是解決吃飯這事。

背景音樂玄學

那漁具店老板搞了個騷操作,放《逮蝦戶》當背景音樂,釣魚視頻拍得跟秋名山賽車似的,一條視頻就賣出了2000件。別瞎跟風那些熱門音樂,跟產品風格不搭的背景音樂只會讓人出戲。

記得繞開那些版權的坑。前年有個商家把周杰倫的新歌當成了背景音樂,結果流量是漲了,可是一轉眼就被唱片公司的律師給盯上了。抖音上的曲庫那可真是海量免費商用音樂,用得你都能破產。

數據監測要狠

家伙拍了個開箱視頻,點個贊都過萬,你一拍就那倆位數看的人。這時候你得想想的不是長相,得看看你發視頻那時間點。要是餐飲類視頻飯點前兩小時發,播放量能直接翻四倍。

別信那啥“好內容早晚都能走紅”的胡話。深圳那數碼店老板連著發了30個視頻,愣是沒激起啥水花制作短視頻,結果第31個視頻一發布,瞬間火了,就因為不小心拍到了一個網紅。每天堅持更新內容得配合AB測試,看到哪條數據亮眼,趕緊砸100塊搞個抖音廣告。

售后視頻別偷懶

那家賣燈飾的店,全都是亮燈時的炫酷效果。結果有人留言好奇“那關燈了啥樣”,這才臨時趕拍關燈版,當天咨詢量直接翻了個跟頭。顧客們最感興趣的,往往是咱們避而不談的那些事。

山東那家伙錄了個售后視頻,直播吃生蒜證明蒜沒漂白商品短視頻玩法多可提升吸引力,商家制作要注意這兩點,辣得眼淚汪汪,可評論區轉化率直接爆表。真材實料比光鮮亮麗更靠譜,就算翻車也能變成商機。

哎呀媽這問題一出,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你有沒有看過那種超級搞笑的帶貨小視頻?比如賣拖把的家伙現場來個劈叉,或者是賣羽絨服的妹子直接鉆進冰柜里?這操作,簡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