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家伙問我電腦怎么挑,我問他手頭有多少銀子,他直說越便宜越開心。一聽這話,我就猜他肯定是又被女友給工資卡沒收了。
電腦用途決定命運
買電腦先別急著看價格,你得先琢磨清楚這東西是用來干嘛的。有人買電腦是為了玩游戲,結果玩個掃雷都卡得跟啥似的;有人買電腦是為了辦公,最后卻天天抱著追劇。這事跟找對象似的,需求不明確,早晚得鬧出幺蛾子。
要是你只打算刷刷網頁看個新聞,那兩千塊的二手電腦也能湊合著用。可要是你想用PS搞個美圖,那可得先讓你的銀行賬戶厚實起來。程序員這行更悲催,他們得弄個配置高的電腦,畢竟要是代碼寫不出來,至少還能找個電腦卡頓的借口。
顯示器是門面擔當
還有人用那大屁股顯示器,你這審美簡直就卡在Windows98那時候了。液晶顯示器雖然對眼睛好,可就是掏錢掏得心疼。我那朋友為了省點錢電腦漸成生活必備工具,選購時這些因素你需考慮,買了個雜牌顯示器,現在看啥都綠油油的,他自己還挺樂說炒股的時候還挺應景的。
設計哥別想省那倆錢,CRT這貨色彩挺正,可它體積大得能塞滿半張桌子。我見過最狠的那位設計哥,桌上擺倆顯示器,一個干活的,另一個就為了跟甲方那堆丑到爆的參考圖比比誰更丑。
游戲玩家的自我修養
這游戲一出來就老強調顯卡得有多牛組裝電腦,我尋思著是不是游戲廠商跟硬件商搞啥勾兌了。瞧那誰,花8000大洋整臺電腦就為了玩個“吃雞”,結果發現,最大的對手不是外掛,而是家里那10兆寬帶。
學生黨真是慘到家了組裝電腦,辛辛苦苦攢錢買了個好電腦,結果學校晚上11點就斷電了。為了給電腦續命,他們想出了用充電寶的招數電腦漸成生活必備工具,選購時這些因素你需考慮,結果發現充電寶比電腦還貴。宿管大媽還笑稱這是科技改變生活,我倒是覺得這是窮得沒辦法了,想象力都被限制了。
筆記本還是臺式機
出差達人買了個本本,結果發現最遠的出差就是從臥室挪到客廳。一家伙買本本時說要輕巧便攜,現在天天吐槽性能不給力。我尋思這跟娶了個模特卻嫌棄她不會下廚有啥兩樣?
臺式機升級挺簡單,可現在的顯卡簡直跟變形金剛似的,機箱都快被撐爆了。那家伙給機箱裝了六個風扇,鄰居們還以為他家開了個無人機工廠。更逗的是,他還把機箱貼滿了LED燈,一到半夜,藍光直冒,要是不了解情況,還以為是在拍《阿凡達》的續集。
品牌機與組裝機之爭
買名牌電腦跟吃快餐廳似的,貴是貴了點,可要是吃壞肚子還能找老板理論。這小子買了個牌子的電腦,偏要開發票,我逗他:“你這電腦才3000,發票說不定比你這電腦先爛掉。”
懂行的家伙都愛挑組裝機,可這東西一不小心就讓人給坑了。我那次去電腦城挑電腦,那老板一拍胸脯,跟說這顯卡忒牛逼了,我一問啥型號,他來一句,叫“霸王龍”,聽著就霸氣側漏。可我玩個斗地主都能卡到飛起,這霸王龍果然名不虛傳——專坑人的那啥王。
配件里的玄學
好多人都覺得內存得越大越屌,可你看,16G內存愣是天天掛QQ,浪費得一批。我見過最逗比的是,有人拿i9處理器配了個核顯,這不就是買了跑車卻裝了個三輪車發動機,笑死個人。
硬盤別貪小便宜,聽說有人買了個二手硬盤,結果里面藏著500G的資料。賣家吹噓這是買一送一,結果打開一看,全是《天線寶寶》全集。現在這哥們看到紫色就犯病,連葡萄酒都不敢碰了。
最后來個互動:說說你買電腦那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什么超級坑爹的事?說出來咱們都樂呵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