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過拍短視頻火起來嗎?別急著去買設備。那些勸你買高端器材的家伙,大多自己都沒拍出過點贊量達十萬的視頻。
設備黨都是紙老虎
有個朋友狠狠心買了個價值三萬塊的相機,可拍出來的效果還比不上隔壁老王用手機拍的。如今那臺相機在閑魚上掛了半年短視頻火爆時代:做好內容是關鍵,有趣內容這樣定義,價格從兩萬八降到了八千八。靠手機拍出百萬粉絲的大V到處都是,在2023年抖音年度創作者榜單里,70%都是用手機拍攝的。
重點不在于鏡頭價格有多高,關鍵在于鏡頭后面的那個腦袋有沒有真本事。有的人用價值五十塊的三腳架拍出了千萬播放量制作短視頻,有的人用價值五萬的穩定器拍出來的視頻卻只有寥寥幾個贊。設備就如同男人的皮鞋,再昂貴也無法改變身高。
剪輯軟件不是救命稻草
Adobe全套軟件確實相當厲害,可你曉得抖音每日活躍用戶平均觀看視頻的時長是多久嗎?是2.5秒。這表明你耗費三天三夜做出的特效,沒準還沒加載完畢就被用戶劃走了。2022年TikTok上最火的視頻,其中85%都是借助其自帶的剪輯功能制作完成的。
有個家伙花兩千塊買了Final Cut Pro課程,學完后發覺最適合他的是剪映。如今他天天都在感激剪映的自動字幕功能,這功能幫他省下的時間能讓他多拍三條視頻。軟件如同健身房年卡,辦得越貴的人通常去得越少。
拍攝技巧可以慢慢來
那些教你打光、運鏡的教程,隨便看看就行。去年特別火的“張同學”,整個過程就只用了一個固定鏡頭。數據表明,在2023年快手上最受大家歡迎的50個視頻當中,有38個是通過最簡單的一鏡到底拍攝而成的。
技巧這東西,就跟泡面的調料包一樣,沒有也能吃,有了或許會更好吃。
內容才是真爸爸
講個讓人心里不好受的事:百分之八十擁有百萬粉絲的賬號,前十條視頻播放量都沒超過五百。可他們堅持下來了,為啥?是因為內容很厲害。二零二三年B站數據表明,持續更新超過三十條的創作者,百分之七十六都能粉絲突破一萬。
有個搞汽車相關內容創作的,頭三個月每條視頻播放量才兩位數。到了第四個月,突然有一條視頻火了。如今每條廣告報價起碼5萬。做內容就跟種地一樣,不能因為今天沒見著發芽,明天就不給澆水了。
什么樣的內容能火
首先要讓觀眾覺著劃算,有個修手機的視頻,點贊最多的那個是教如何省五十塊換電池制作短視頻,其次得有共鳴,去年那個“打工人早餐”系列能火,是因為大家都吃得起茶葉蛋,數據不會說謊短視頻火爆時代:做好內容是關鍵,有趣內容這樣定義,帶“省錢”關鍵詞的視頻完播率比平均水平高百分之四十 。
最終得讓別人記住你,這可以是具有標志性的口頭禪,也能夠是固定的開場白,就如同那個老是講“家人們”的主播,如今不說這倆字觀眾就會覺著視頻不完整,記憶點恰似臉上的痣,位置恰當反倒成了特色。
堅持比才華重要
講個嚇人的事,九成創作者在發第十條視頻前就不干了,剩下的一成里,六成能在一年里漲到十萬粉絲,2024年小紅書報告表明,持續更新一百天的賬號,平均粉絲量是更新沒規律的五倍 。
我認識一個拍貓的家伙,他前面九十九條視頻點贊數都沒超過一千,到了第一百條視頻突然火了,如今他家貓吃的喝的比我住房子花的錢還多。這事能說明啥,就是有才華這東西就跟買彩票似的,得多買幾次才有機會中獎。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