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電腦,聽起來不復雜,但一不小心就成笑話。這不,上次隔壁那老王裝了個電腦組裝電腦,電源搞反了,結果那機箱震得跟拖拉機似的,晃悠了整整半個月。
機箱開箱玄學
拆新機箱跟拆盲盒似的,運氣好能全套螺絲到手,運氣不好連個擋板都湊不齊。有一次,我那機箱里的螺絲竟然全藏在硬盤架里,找了好幾圈差點兒以為商家給我寄了個空箱子。
這機箱設計得挺逗,五寸位放光驅,三寸位塞硬盤,可廠家偏要把螺絲孔藏得跟玩捉迷藏似的。懂行的老司機都知道,先搖一搖機箱聽聲音組裝電腦,這比翻說明書來得實際。
電源倒裝之謎
裝電源這事挺講究,那四個螺絲孔愣是要擺成個梯形,得反著擰才能搞對。去年我幫那學弟裝機器,他偏要搞個電源風扇朝上的花樣,結果機器一啟動,直接來了一場噴火大秀。
機箱頂底是電源的常駐之地組裝電腦的基本步驟:機箱、主板、CPU等的詳細安裝方法,可有些便宜貨的螺絲孔就愛跑偏,兩毫米的距離都能讓你心塞。這時候你得硬著頭皮上,或者干脆換一個機箱得了。友情提醒,別讓螺絲刀在主板上打滑,那可就成愛的“痕跡”了。
主板對位慘案
那主板跟機箱的孔位,就跟找對象似的,表面看著挺般配,實際一裝就能發現差了三分米。記得有一次我裝了個ITX主板,六個孔就只對上了一個,最后還得用扎帶臨時固定,結果還被家伙笑成“主板晾衣架”。
IO擋板這東西隱藏著危險,要是裝歪了,USB接口就等著被卡。得先把它塞進去,再裝主板,不然就得像我這樣,拿錘子去敲——別問,問就是有過血淚教訓。
跳線連連看
機箱里的那堆電源線簡直跟刑具似的,那Power SW和HDD LED簡直是一對雙胞胎。上次我接錯了線,結果開機鍵變成了重啟鍵,硬生生逼著我學會了用螺絲刀短接開機這手絕活。
電腦那破喇叭早成擺設了,接錯了線,竟然能放屁似的響。以前有個傻逼炫耀,說自己電腦能打嗝,結果就是他把喇叭線插到了電源燈那接口上。
風扇的誘惑
機箱里的風扇位置設計得挺有個性的,你說它能裝12厘米的風扇,結果一試,這風扇一裝,內存條直接被它給擋了。我有個朋友不信這個邪,結果那風扇和散熱器直接來了一場“鋼鐵俠大戰美國隊長”的戲碼。
那些號稱能降暑的機箱,自帶了各種噪音BGM。我見過最牛的機箱,一開風扇轉速快了點,就能跟洗衣機一起共振,鄰居還以為我家的地動山搖了。
裝機后遺癥
裝完機器,咦,多出五個螺絲釘?別慌,這事挺常見。記得我那臺用了三年的古董電腦嗎?直到最近清理灰塵,才發現原來有一顆螺絲一直默默躺在顯卡后面,穩如老狗。
最悲催的是裝完發現那USB接口不頂用,一番排查下來原來是前面那接口焊錯了。我現在就這么辦組裝電腦的基本步驟:機箱、主板、CPU等的詳細安裝方法,直接從后面拉根延長線繞過去,雖然看起來有點丑,但總比拆機箱來得簡單。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