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個視頻,磨蹭了一年多小方分享超實用vlog制作流程,從工具準備到剪輯一步到位,總算是硬著頭皮搞定了。雖然我這進度條拉的跟啥似的,但這套拍廢了20多次才總結出來的技巧,可真是手殘黨的救星。
工具準備
東西別太講究,2020年以后的手機都能湊合。關鍵是要選個帶藍牙遙控的三腳架,那種在某寶上38塊的就挺不錯。以前為了省那點錢,還得用手表定時拍照,結果拍個30秒就得趕緊跑過去按暫停,這運動量比視頻里的動作還猛。
照明這事,其實是個隱藏的大boss。我試過用臺燈照,結果臉上那陰影,簡直跟被人揍了一樣。后來,我靈機一動,把A4紙貼墻上當反光板,效果比那200塊的補光燈自然多了。別問我怎么知道的,問就是交過學費的代價。
腳本撰寫
搞劇本那東西跟寫小說倆碼事,弄個Excel表格靠譜多了。先來個事件清單,再來個鏡頭需求表,勾勾畫畫確認一下。上周拍了個吃早餐的視頻,結果那“倒牛奶”的動作給忘了寫,拍了六回才搞定,當天廁所跑得腳都軟了。
拍個開箱視頻,關鍵得特寫鏡頭來撐場面。結果那次全程遠景,產品LOGO都模糊得跟啥似的。粉絲還留言質疑是不是在賣地攤貨,氣得我直接把“特寫”倆字紋在了左手虎口上。
拍攝技巧
拍個45度角簡直神器小方分享超實用vlog制作流程,從工具準備到剪輯一步到位,手機擱頭頂上方二十公分,拍出來臉立馬小一圈。上周我用這招拍吃播,彈幕里全是問是不是偷偷開了美顏的。其實,那油光反襯得正好,純屬巧合。
拍片兒得把手機藏好,往馬克杯后頭一塞,拍出來的工作場景既自然又看不出破綻。上回我用這法子拍了個咖啡廳辦公的假偷拍視頻,結果播放量愣是比那些精心擺拍的高了三倍。
延時拍攝
拍視頻學習別愣著不動。手機支在桌上,對著角,開個延時拍,自己該干嘛干嘛去。有一次拍完一看,三個小時里頭撓了26回制作短視頻,翻書才兩次,這才悟出為啥科目一考不過。
剪輯得快準狠,起步至少20倍速。平時自己寫作業都能看迷糊,一提速,再來點《野蜂飛舞》的背景音樂,彈幕里全是“學霸日常”的夸贊,但其實那天作業是直接抄的。
剪輯玄學
剪映這字幕功能,簡直就是救星。上次我嘴瓢,把“沉浸式體驗”說成了“沉沒式體驗”,結果這軟件一識別,居然給我整成了“沉默是金體驗”,竟然還被夸有文藝氣息。這功能,嘴瓢黨們可得優先體驗一把。
換鏡頭別搞那么多花哨,之前那誰弄了18個轉場,結果觀眾說看起來跟玩4399似的。現在咱就老老實實用個簡單的漸變,又快又省心,還不會有人噴咱是潮流小清新。
發布心機
封面字號得放大點,比想象中多兩號。上次封面用12號字,手機上看就像螞蟻搬家似的。后來換成36號字,還加了emoji,點擊量立馬翻了兩番。看來大家看視頻時都挺裝瞎的。
工作日里,下午發布內容最合適。要是周末發視頻,那可真是白費勁,就像在菜市場丟傳單制作短視頻,根本沒人搭理。記得有一次,周二下午三點我發了篇上廁所摸魚的教學,結果播放量直接爆表,比平時高了40%,看來這時候打工人都在偷偷享受帶薪拉屎的時光。
說起來真是逗比了,你們有沒有拍過那種超級扯淡的視頻?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