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組裝電腦的流程優勢及個人辦公電腦組成與選擇全解析

眾人

買電腦這事挺逗的,有的人一沖動抱回了個品牌機,還以為自己撿了大便宜,結果,純屬是被人家割了肉。

品牌機的價格陷阱

買品牌機看似方便,可那價格高得讓人想哭。同樣的配置,自己組裝能省下不少,省下來的錢能買兩箱泡面加兩根火腿。更坑的是,品牌機常用低配硬件糊弄人,比如給你個便宜主板配個貴CPU,性能直接拉垮。

現在這組裝市場,早就不像十年前那么烏煙瘴氣了,售后質量也不輸那些大品牌。好多電腦城都免費幫你裝,你只要花點時間挑挑硬件,不僅能省下不少銀子,還能順便學點技術,以后吹牛逼的時候也有更多素材了。

CPU選Intel還是AMD

糾結選英特爾還是超威,實則日常用起來差別不大。玩玩游戲、搞搞辦公、追追劇,i5和銳龍5就足夠了,除非你有錢燒得慌才考慮i9。英特爾i5-12400F性價比挺高,AMD的5600X也不賴,價格相近,性能也差不多。

別信那些瞎扯淡的,說AMD散熱猛、Intel穩得跟狗似的,現在的散熱器,只要不是直接用吹風機對著吹,一般都不會出啥幺蛾子。咱得糾結的是,省下來的錢是去挑個不錯的鍵盤,還是多囤幾包辣條。

顯卡別當冤大頭

顯卡這東西,一不小心就交了智商稅。要是只是玩玩不太吃配置的游戲,像GTX 1660或者RX 6600這樣的千元顯卡就足夠了。可有些人組裝電腦的流程優勢及個人辦公電腦組成與選擇全解析,一出手就是大幾千,買RTX 4080,一半是為了炫耀跑分截圖在朋友圈里裝逼,另一半,就是怕以后漲價,提前囤貨。

搞設計這行當,顯卡是得有,但沒必要瞎買最貴的。像七彩虹的戰斧、藍寶石的Pulse,這倆系列性價比挺高,對付PS、CAD這些軟件足夠了。剩下的錢,不如投資個好的顯示器,對眼睛好,也爽得慌。

內存別瞎堆

這8G內存湊合著能用,16G才是當下流行,32G,那簡直就是心理上的自我安慰,除非你整天都在用虛擬機或者做視頻剪輯這檔子事。倆8G拼一起比一個16G的強,因為能搞個雙通道,跑得更快。

金士頓,海盜船這類貨色雖然價格小貴,但質量杠杠的;十銓、威剛這倆貨性價比賊高組裝電腦,選哪個看你的荷包;別信那些“高頻內存提升神速”的胡扯組裝電腦,平時用根本不明顯,省下來的錢買杯奶茶多爽!

硬盤組合最劃算

固態硬盤(SSD)裝系統,那速度簡直是要上天;要是存電影、照片,機械硬盤(HDD)就實惠多了,量大管飽。256G的SSD,裝個系統加常用軟件正好合適;1T的機械硬盤,存東西那性價比簡直沒得說。

別信那些“NVMe秒殺SATA”的吹噓,除非你天天忙于復制大文件,不然你根本體會不到啥區別。西部數據的藍盤、希捷的酷魚,性價比高,用起來不心疼,萬一數據沒了還有辦法找回,比那些小牌子強太多。

電源別省錢

電源這小東西看似無害,可要是出了問題,分分鐘就能讓你的主板、CPU、顯卡跟著遭殃,上演一出電腦界的“全家?!贝蟊辣P。像航嘉、長城、安鈦克這些牌子靠譜組裝電腦的流程優勢及個人辦公電腦組成與選擇全解析,功率買得比實際需求高出個百十瓦,留點余地,安全系數更高。

別貪便宜買那些雜牌電源,省下的那點小錢還不夠修電腦一次。得講究點,3C認證至少得有,80Plus銅牌以上的更靠譜。電費能省點就省點,畢竟電費漲得比工資快多了,真是夠鬧心的。

說起來這事——你上次把電腦升級了,是讓那些大牌子給宰了,還是自己鼓搗省下了點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