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組裝電腦 喜歡自己動手裝電腦的小伙伴看過來!這些小知識助你避免踩坑

眾人

裝電腦看似易如反掌,可一旦出了岔子,那可就得自掏腰包買教訓了。別問我怎么知道這其中的苦楚,要是細說起來,簡直能讓你淚流滿面。

散片CPU的水很深

散片CPU便宜一百多塊,可你買到手的可能是個二手的。在華強北那些攤位上,老板拍胸脯保證“百分百新”組裝電腦 喜歡自己動手裝電腦的小伙伴看過來!這些小知識助你避免踩坑,轉眼就從褲兜里掏出把銹跡斑斑的螺絲刀給你展示安裝過程。新手的話,還是多花點錢買盒裝的,至少能有個三年的官方質保。

有些店家會跟你說散片都是OEM來的,可2021年工商局一查,發(fā)現(xiàn)48%的散片CPU居然是二手翻新的貨。尤其那些便宜到不行的,多半都是從網(wǎng)吧里退下來的老古董。

散熱器不是越貴越好

網(wǎng)上那些五顏六色的RGB散熱器看一眼就心動了?別做夢了,六管散熱器對付個i5,那簡直是拿著大炮轟蚊子。去年雙十一,我花了299大洋搞了個高端貨,結果溫度比99塊的還高了三度——后來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我忘了把散熱器底座的塑料膜給撕掉。

散熱器這東西最怵熱管兒壞,一漏液就徹底歇菜了。這不,某論壇那家伙拿牙簽戳散熱器想測測導熱能力,結果戳漏了仨熱管兒,現(xiàn)在他那電腦都能直接當煎蛋器使了。

顯卡別只看型號

CPU處理器選購知識_組裝電腦_電腦組裝避坑指南

同樣是RTX3060,旗艦版和乞丐版一買就差了800大洋。可實際玩起游戲來,幀數(shù)差距頂多就5%,關鍵差別就是溫度能差出15度。我那家伙買了個乞丐版的顯卡組裝電腦,現(xiàn)在玩游戲背景音樂就變成了顯卡風扇的慘叫。

中端顯卡跟頂配顯卡,倆貨居然用的是同一顆芯,這不就是方便面包裝袋上那牛肉圖和真肉之間的差距。你多掏的錢,基本上都喂了那些RGB燈的肚子,至于你的機箱,可能連個側透都木有。

內存容量夠用就行

16G內存打游戲足夠用了,要是升級到32G,除了讓任務管理器看起來更威風八面,其實也沒啥卵用。我見過最扯淡的組裝電腦 喜歡自己動手裝電腦的小伙伴看過來!這些小知識助你避免踩坑,有人把四根32G內存條都插上,刷帖子的電腦死機比我的還款提醒還準時。

內存條插得滿滿當當,就像四個胖子擠進電梯,擠是擠進去了,可誰也別想動彈。有個UP主搞了個測試,發(fā)現(xiàn)四根內存條裝上去,幀數(shù)比兩根的同頻內存條還低了兩個百分點,開機時間還多了整整15秒。

主板不用買太貴

B660配i5剛好,買Z690就跟給自行車裝了個飛機引擎似的。我那表弟被坑了,花了兩千塊買了塊主板,結果發(fā)現(xiàn)M.2接口比他硬盤還多,現(xiàn)在天天在閑魚上收固態(tài)硬盤,就為了把坑填上。

組裝電腦_CPU處理器選購知識_電腦組裝避坑指南

主板這東西最怕裝的時候螺絲孔沒對準。去年有個家伙裝電腦時大意了,結果螺絲直接給主板上的PCB頂穿了。最后修電腦的費用都能買半個新主板了,這事現(xiàn)在還在貼吧里熱傳,還掛著置頂。

電源認證都是虛的

金牌電源未必就勝過銅牌貨,就跟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蛋炒飯未必比得上路邊攤的香。有評測機構拆開一看,發(fā)現(xiàn)那些所謂的金牌電源,里面的電容還不如那些無牌貨,轉換效率全靠軟件來糊弄人。

電源功率別瞎追大。我那鄰居給i3配了個1000W電源,結果電費單上的數(shù)字比性能提升來得更耀眼。650W的電源就足夠用了,除非你打算在機箱里開個小礦場。

裝完機器,咦,螺絲怎么多了幾個?恭喜你組裝電腦,成功解鎖了“裝機小白成就”。我記得去年我裝機器時也多出了五個螺絲,現(xiàn)在它們可是我鑰匙鏈上的時尚配飾。說真的,真正的牛人可不是裝機器后螺絲一點不剩,而是能把多余的螺絲再利用起來,做個U盤出來。

裝電腦的時候,最二的操作是啥?我先把這個話筒傳給那家伙,他居然拿散熱器壓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