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木機箱配副屏?這配置看著就像把網吧主機塞進了宜家家具里。
實木機箱的玄學加成
閃鱗G600那黑胡桃木面板,跟爺爺那老煙斗似的,就是不會冒煙。官方吹噓實木能增氣場,結果發現,隔壁那家伙老過來摸兩下。11.3寸的小屏幕上CPU溫度一跳,感覺像是在玩《模擬人生》似的。
裝個MATX機箱搞個400mm顯卡,就像在單身小窩里擺了個大浴缸??垂俜窖菔?,那裝機小哥手抖得跟篩糠似的,散熱器間隙窄得跟大學宿舍的床縫似的,就170mm寬。頂部那360水冷位設計挺人性化,結果裝完發現機箱比顯示器還高出一大截。
主板界的掃地僧
華碩B850M重炮手長得跟黑巧克力似的,供電配置14+2+1,愣是輕松駕馭i9處理器。8層PCB板厚度跟高考復習資料有得一拼,三個M.2接口排得跟地鐵早高峰似的,插得滿滿當當MATX游戲小鋼炮:閃鱗G600機箱搭配9800X3D+B850M重炮手+5080AMP,生怕它們打起架來。雙8Pin供電口設計得夠硬氣,接電源線的時候,得跟給越野車加油似的。
主板那后腦勺的PCIe5.0接口,吹噓能頂得住未來的顯卡,可現在插個5080顯卡還得靠支架撐著。顯卡上的那個拆卸鍵挺方便,就是每次按下去MATX游戲小鋼炮:閃鱗G600機箱搭配9800X3D+B850M重炮手+5080AMP,那“咔吧”一聲,就像機箱里有個小怪物在打哈欠。至于那2.5G網卡,速度是挺快,可我家那百兆寬帶,讓它顯得有點大材小用了。
顯卡界的變形金剛
這索泰RTX5080 AMP,長得跟黑武士盾牌似的,功率得360W,得單獨給它配個電表。供電模塊14+3相,密密麻麻的,跟蜂窩煤似的。ARGB燈一開,整個城中村出租屋都能照得亮堂堂的。雙BIOS切換鍵藏在側面,手大的家伙得用牙簽戳才能摸到。
ICE STORM 3.0散熱器吹噓自己零噪音組裝電腦,結果一上足馬力,簡直就像小吹風機在開派對。VC均熱板大得跟煎餅攤的鏊子似的,七根熱管彎得跟秋名山發卡彎一樣妖嬈。33厘米長,正好卡在機箱限位器上,裝進去后,機箱就只能躺著了,再也不能平躺了。
電源界的瑞士軍刀
這Hydro PTM X電源,體積跟罐可樂似的,白金認證的效率夠高,電表轉得慢悠悠。全日系的電容聽起來挺美,但大部分人連電容和電阻都搞不清楚。LLC拓撲結構聽起來挺高大上,實際用起來就是開關機不跳閘那么簡單。
130毫米長度在ITX機箱里那是加分項,可擱G600里就得跟水冷排搶地盤了。模組線接口排得跟二維碼似的,要是插錯了,還得拿手機閃光燈照著找半天。十年質保期聽起來像是婚約那么長,可到時候這電源還在我家不在我家,這事還真不好說。
裝機界的俄羅斯方塊
把那5080往G600里塞,簡直就像玩兒個真人版的《胡鬧搬家》游戲,得先把前面那塊板拆了,再卸掉側板。顯卡的供電線得從水冷排和內存條中間擠過去,那彎彎曲曲的弧度,簡直跟趙州橋似的。等裝好了,發現副屏線被顯卡壓了個嚴實,只能全拆了再重新來過。
裝360冷排頂上,得用那特制的短柄螺絲刀擰風扇螺絲。主板那24Pin接口,硬生生卡在實木面板的凹槽里,拔出來插進去,簡直得用上少林金剛指的功夫。等到最后理線,我才發現組裝電腦,這定制模組線,比女朋友的頭發還難理順,真是讓人頭大。
性能界的凡爾賽
一開機那副屏就秀出CPU的體溫28℃,比老板的手還冰涼。跑3DMark分的時候,整個機器噪音跟無人機起飛似的,鄰居還以為我在家裝修。玩游戲的時候,顯卡的風扇轉得跟彩虹似的,機箱直接變了個迷你夜店。
黑胡桃木面板這東西雖說能防指紋,可粘上泡面湯那可就頭疼了。那監控軟件也是逗比,有一次居然把內存占用給整成了“3.5G的悲傷”,這操作也是沒誰了。更離譜的是,實木材質居然還能影響WiFi信號,5G頻段離路由器近點才能滿格,這WiFi體驗也是夠嗆的。
問題來了哈:你那兩萬塊組裝的電腦,跑分比全國九成九的人都高,結果,最愛的游戲還是掃雷,這算不算現代版的電子養生,還是說,這就是一種行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