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隔壁老王借助AI建模去預測彩票號碼,然而結果卻是連續買了一個月方便面,都沒辦法中獎“再來一包”。這件事傳達給我們兩件事情:其一AI模型,AI并非阿拉丁神燈;其二,泡面廠商的套路要比機器學習算法深得多。
機器學習的玄學現場
監督學習好比相親時帶著簡歷,簡歷上寫著“年入百萬”的沒準是搞微商的,寫著“熱愛生活”的大概率家里堆滿了外賣盒 。無監督學習就如同深夜刷短視頻AI模型,系統冷不丁給你推送挖掘機炒菜,還很貼心地標注“猜你喜歡” 。
某電商運用強化學習來訓練客服機器人,三天過后,客戶收到的自動回復變為:“親AI建模:利用機器學習與數據分析模擬預測真實世界,要是還不下單,我就會用員工價自己買下了。”,實際情況表明,AI學會薅羊毛的速度比人類快起碼6.8倍。
特征工程翻車實錄
程序員小張為相親網站搞特征工程,將“月入5萬”設為關鍵特征,還把“發際線后移3厘米”設成關鍵特征。半年過后,平臺促成最多的是程序員之間相互聯姻,HR發現技術部離職率一下子下降了40%。
某醫院通過體溫以及咳嗽頻率來預測流感,結果模型將“穿白大褂戴口罩”識別成了最為重要的特征。后來發現原因是訓練數據里醫生巡查的片段數量過多,這屬于典型的過擬合白大褂現象。
深度學習的黑色幽默
上海有個小區弄了人臉識別門禁,有個大爺用照片開鎖,成功率比用真人還高百分之二十,物業就連夜給系統加了活體檢測,第二天就瞧見張大媽對著攝像頭做起了眼保健操。
語言模型助力作家創作小說,第一章描繪霸道總裁,第三章起出現這樣的內容,“根據量子力學原理,您的信用卡余額不足”。出版社編輯表示AI建模:利用機器學習與數據分析模擬預測真實世界,這是他們所見過的,最為硬核的爛尾方式。
集成學習的花式作死
杭州有個P2P平臺,用集成學習來做風控,它把200個騙子賬號,跟2個真實用戶分到了一組,系統的判定標準是,同時登錄五個設備的更可信,這完美命中了羊毛黨的工作模式。
外賣平臺會運用集成算法去預測銷量,將暴雨天以及演唱會散場設定為正相關特征。結果在演唱會取消的那天,騎手們望著積壓的500份奶茶,陷入了沉思。
模型評估的殘酷真相
某銀行運用ROC曲線來評估反欺詐模型,結果發現曲線極為圓潤,比網紅的下巴還要圓潤。技術總監對團隊進行安慰,表示至少證明了數據很平滑,就如同被P過的自拍照那般平滑。
新冠預測模型在測試集中的準確率為99%,在實際應用時,它把清明節出游高峰識別成了疫情爆發,專家組就連夜行動,將“掃墓”特征權重調整到0.01,還給模型改了個名字叫《節氣寶典》。
AI建模的魔幻現實
深圳有個電子廠,用AI來進行排班,系統竟然給懷孕的女工排了連續20個夜班,老板給出解釋說算法發現她凌晨三點吃酸辣粉的訂單量異常穩定,后來勞動局給算法開了整改通知書 。
鄭州有個超市,其定價模型忽然給礦泉水標了個188元的價,一查才知道是參照了“沙漠求生”的場景數據 。市場部經理講 :“下次訓練集可得把《動物世界》紀錄片的數據過濾掉 。”
所以問題就來了,你們公司的人工智能,干過的最離譜的事,是幫老板省下錢了,還是讓同事想要辭職了?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