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y點贊?一文帶你了解短視頻平臺互動新玩法
最近刷短視頻的時候,總能看到評論區有人問"dy點贊是啥意思",或者看到主播在直播里喊"家人們幫我點個dy贊",作為一個每天刷三小時短視頻的資深用戶,今天就來和大家嘮嘮這個讓無數人又愛又恨的"dy點贊"到底是個啥。

先說最基礎的,dy其實就是抖音的拼音縮寫,現在年輕人聊天打字都愛用縮寫,就像"yyds"代表"永遠的神","xswl"是"笑死我了",dy點贊自然就是給抖音視頻點贊的意思,這個功能從2016年抖音上線就有了,但最近兩年隨著短視頻平臺競爭加劇,點贊的玩法也變得五花八門。
記得去年我追《狂飆》的時候,有個剪輯博主把高啟強從賣魚小販到黑道大佬的蛻變過程剪成了15秒短視頻,當時這個視頻在抖音上獲得了238萬點贊,評論區全是"這剪輯絕了""求出續集"的留言,這個點贊數可不是隨便來的,它背后藏著平臺復雜的算法邏輯,當你給視頻點贊時,系統會認為你喜歡這類內容,然后給你推送更多相似視頻,就像我點了這個《狂飆》剪輯后,接下來三天刷到的全是影視解說類視頻。
不過現在的點贊可不止是雙擊屏幕那么簡單,去年雙十一期間,某美妝品牌在抖音發起"點贊贏口紅"活動,用戶點贊指定視頻就能參與抽獎,我閨蜜小美為了中獎,連續三天每天刷到凌晨兩點,最后雖然沒中獎,但她的賬號權重倒是提升了不少,這里說的"賬號權重"可能有點專業,簡單理解就是平臺給你的賬號打分,點贊互動多的賬號更容易被推薦。
最近還流行起"點贊特效"的新玩法,上周刷到個寵物博主發的視頻,他家貓咪用爪子點屏幕就能觸發煙花特效,點贊數直接突破50萬,這種創意點贊方式讓用戶參與感更強,就像玩游戲一樣有趣,我試著模仿拍了條"用腳點贊"的視頻,雖然只獲得2000多個贊,但評論區笑成一片,說我是"全網最拼博主"。
說到點贊的商業價值,不得不提去年爆火的"點贊挑戰",某奶茶品牌發起#點贊變奶茶#活動,用戶點贊視頻就能生成專屬奶茶券,這個活動讓品牌新增了150萬粉絲,銷售額暴漲300%,我有個開奶茶店的朋友,現在每天盯著抖音點贊數據調整菜單,說點贊多的口味就多備貨。

但點贊也不是越多越好,上個月有個網紅為了沖百萬點贊,花錢買贊被平臺封號,現在平臺對虛假點贊的打擊越來越嚴,我有個做自媒體的朋友試過用機器刷贊,結果賬號被限流整整一周,所以現在大家更注重"有效點贊",就是真實用戶自然產生的點贊。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點贊其實是個表達態度的快捷方式,比如看到消防員救人的視頻,點個贊就是致敬;看到搞笑段子,點個贊就是認可,我手機里存著張截圖,去年給山區孩子捐書的視頻獲得10萬贊,評論區全是"已捐""跟著博主獻愛心"的留言,這種正能量點贊特別讓人感動。
現在很多商家把點贊數作為KPI考核指標,我表妹在MCN機構工作,她們公司要求每個賬號每周至少產出3條點贊過萬的視頻,為了完成指標,她們團隊經常通宵改腳本,研究什么類型的視頻更容易獲得點贊,上個月她們做的"方言版《孤勇者》"就獲得了28萬點贊,現在全公司都在研究方言類內容。
作為普通用戶,我們該怎么合理使用點贊功能呢?我的經驗是:看到真正喜歡的內容再點贊,不要為了完成任務而亂點,比如我關注的美食博主,每次更新我都會認真看完再點贊,這樣系統給我推薦的美食視頻質量越來越高,現在我的抖音首頁全是各地特色小吃,連外賣都跟著變豐富了。
最后說個有趣的現象,現在年輕人把"求點贊"發展成了一種社交禮儀,我同事小王每次發視頻都會在群里發紅包求贊,他說這叫"點贊社交貨幣",上周他女兒幼兒園表演的視頻獲得5000贊,現在全辦公室都知道他女兒會跳芭蕾了,這種通過點贊建立的聯系,某種程度上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dy點贊已經從最初的內容認可,發展成連接創作者、用戶和商家的橋梁,它既是表達態度的工具,也是內容傳播的助推器,更是商業價值的晴雨表,下次當你雙擊屏幕時,不妨想想這個簡單的動作背后,其實承載著這么多有趣的故事,畢竟在這個注意力經濟時代,每個點贊都是對創作者最好的鼓勵,你說呢?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