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最近有個東西叫AI大模型,聽起來就像是武俠小說里那傳說中的絕世武功。這東西動不動就是幾千億個參數,搞得咱們這些凡夫俗子連數都數不清,只能一邊扳著手指頭一邊琢磨,這得是咱們多少個月的工資。
大模型的江湖傳說
現在搞個不大點兒的模型,都不敢自稱是做AI的。OpenAI那GPT-3,參數高達1750億,簡直是把維基百科整個搬進去了。百度文心一言也不閑著探索人工智能領域大模型:究竟是什么、有何特點及應用場景?,吹噓自己能寫詩畫畫。我尋思,這些模型是不是把人那啰嗦的毛病也給學去了?
參數多得數不過來,一訓練就能攢夠買房的錢。聽說訓練GPT-3得砸1200萬美元,這要是落到我手里,我能買下一百二十輛五菱宏光。可問題是,這些大模型一開跑,電費都能讓你心疼,環保組織得好好關注關注這事。
大模型能干啥活兒
這大模型簡直就是職場里的萬能膠,寫個方案、做個PPT、編個代碼,簡直無所不能。我那程序員家伙就試了試用GPT來寫代碼,結果,代碼沒寫出來,倒是搞出一篇800字的情書來。這東西搞副業的潛力還挺大。
最近發現這東西居然還會畫畫,可每次讓它畫個美女,它卻畫出個啥抽象畫來。你說這是AI藝術?我看更像AI鬧出的笑話。不過用來做表情包還挺合適,至少比我那手繪強多了。
大模型的尷尬時刻
瞧這大模型平時挺能吹的,可一碰上中文就蔫了。寫個“你好”能給你整出八百種花樣,可就是搞不明白“吃了嗎”這倆字。更絕的是,讓你寫個工作總結,它開頭準是“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笑死個人。
那回我問他怎么泡妞,他給我羅列了20個攻略,第一條居然是“展示你的硬件配置”。這算啥東西?看來搞對象這事還得咱們自己來。
大模型的燒錢日常
養個熊孩子似的訓練大模型,顯卡整天叫喚不停,電費像陀螺一樣飛速旋轉。聽說微軟為了這事探索人工智能領域大模型:究竟是什么、有何特點及應用場景?,特意弄了個數據中心,那場面比明星開演唱會還熱鬧。
想搞個大模型玩玩?先數數你那錢包是不是夠鼓。就光顯卡這一項,就能把財務整得頭昏腦脹,更別提后面的維護費用了。干脆給它起個“貴”字得了,挺貼切的。
大模型的職場危機
這大模型現在簡直神通廣大,搞得咱們這些搬磚的有點心慌慌。前些日子老板一提要用AI來寫方案,市場部的兄弟們趕緊熬夜加班,生怕落后。結果,AI那方案里公司名都給搞錯了,這才讓大家松了一口氣。
聽說現在AI都開始搶編劇的飯碗了,它們寫的劇本那叫一個狗血,可收視率居然還挺高。看來以后要是失業了,我得去當AI的飼養員,給它喂喂數據啥的。
大模型的未來猜想
照著這勢頭往下走AI模型,以后相親可能得先報配置清單了。你說“我有一千億配置”,這聽起來比“我有房有車”炫酷多了。可問題是,丈母娘能聽懂這些高大上的術語不?
最盼著將來能靠大模型來幫我搞年終總結,把“摸魚”給包裝成“戰略性休息”,把“遲到”美化成“彈性作息”。這難道不比我們自己瞎編亂造的強多了?
你們猜猜看,哪個行當的人頭先得挨刀?是那些寫套路文的文秘,還是那些畫餅充饑的領導?逗號,逗號,逗號AI模型,這倆貨,一個字,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