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2 年個人做短視頻只需簡單三步,打好基礎是關鍵

眾人

拍短視頻的人比看短視頻的人還多,這事挺逗的。每天都有好多人拿著手機拍個不停,可最后99%的片子連自己家的狗都不帶多看一眼的。

明確定位很重要

拍個視頻啥的都不懂,干脆去送外賣算了。你說你拍個美食,今天紅燒肉明天美妝教程,這算法一看,說不定以為你賬號被盜了。我有個朋友,拍農村做竹編,兩年粉絲才千把人2022 年個人做短視頻只需簡單三步,打好基礎是關鍵,可他接的定制單,足夠養活一家人了。

那些自詡“全能”的博主,結果,全成了“無能”的代表。有位家伙既搞健身,又教編程,結果粉絲問他蛋白粉選哪個牌子,他來了一句“我勸你用Python寫個爬蟲去比價”制作短視頻,結果直接被噴得退網了。

設備真沒那么重要

瞧見那些吹噓買上萬設備的大V,我忍不住想笑,估計他們沒經歷過用手機支架拍視頻被貓一腳踹翻的絕望場面。華為P40之后的機型完全足夠用,某二手平臺上95新的GoPro才800塊,這比某些博主推薦的所謂“入門級”相機實惠多了。

燈光這東西比那啥設備金貴多了。這不,有個做美食的博主,在樓道里拍視頻,就因為廚房那燈太暗了。后來,他弄了個反光板和臺燈制作短視頻,播放量直接飆升了五倍。現在,他那粉絲都喊他“樓道廚神”,這倒成了他的一大招牌了。

剪輯軟件選擇

學個PR就頭大如斗,那東西復雜得跟高數似的。有個家伙熬夜熬了三天三夜,終于把剪輯基礎搞明白了,結果一看,作業早過期了。用剪映搞定90%的事就足夠了,關鍵是它自動識別字幕,比某些打字員還靠譜。

轉場特效可別亂來,我上次看個旅游片,用了二十幾招轉場,看得我眼花繚亂,差點吐出來。咱們還是學學央視紀錄片,人家幾十年就靠“淡入淡出”這一招,硬是走遍了大江南北。

內容才是王道

這什么“黃金三秒”理論簡直就是胡扯,你看過新聞聯播開頭那三秒有啥動作不?就有一物理老師,只用粉筆和黑板,兩個月粉絲數就破百萬。厲害的是,他真能把量子力學解釋得讓菜市場的大媽都能聽明白。

別信那啥“天天更就能紅”的胡扯。有個團隊硬是日更了仨月,結果最后一篇視頻就是《咱們決定歇菜》,這東西還爆了。現在人家改成每周更一次,數據比之前好了不止十倍。

堅持比天賦重要

那釣魚老哥,頭兩百個視頻播放量都不到五十,結果第兩百零一條視頻直接爆了,就因為他在釣到一條四十斤重的鯉魚時太激動2022 年個人做短視頻只需簡單三步,打好基礎是關鍵,手機直接扔河里了,這真實翻車場面觀眾們可喜歡了。

別被那些“三個月百萬粉”的傳說給騙了,說不定人家早就在暗地里默默耕耘了三年。就跟總有人吹噓自己“裸考滿分”一樣,實際上課本都快被翻爛了。

變現別太著急

那家伙接了個保健品廣告,結果粉絲里全是醫學院的學霸,評論區直接變成了打假大會。還有個美妝博主,推銷那9塊9的口紅,自己一涂,嘴跟香腸似的,趕緊把視頻標題改成了《過敏大揭秘》。

接點自家領域的小廣告最穩當,養貓的號賣貓糧,釣魚的號賣魚竿,雖然賺的不多,但至少不會賠本。有個修車師傅直播修車,打賞不夠買把螺絲刀,可愣是吸引了不少本地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