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電維修 上門維修亂象叢生:高價收費、小病大修,消費者如何避坑?

眾人

叫個師傅來家里修理東西,得先做好錢包大出血的心理準備。現在這世道,修個馬桶的花費比娶老婆還高,換個零件比買臺新機器還讓人肉疼,維修行業的水深得能養鯨魚了。

維修界的奧斯卡影帝

有些維修師傅的演技,比流量明星還厲害。你家洗衣機僅僅是排水管堵塞了,他卻能上演一部《主板復仇記》。2022年上海消保委給出的數據表明,62%的消費者遭遇過“小病大修”的情況。其中最離譜的是,把價值20塊錢的保險絲,說成要更換800塊的電路板 。

這些師傅都應該拿個終身成就獎,他們居然能把普通的接觸不良診斷成“核心芯片壽命耗盡”。有個哥們家的冰箱不制冷了,師傅扛著壓力表來了三趟,最后發現是插頭松了,這劇情反轉得連編劇都不敢這么寫!

平臺抽成抽成抽成

你以為580的維修費,師傅能全拿到手?別太天真了。某平臺維修工老李說,平臺要抽成60%,公司還要再抽20%,最后到他手里就沒多少了。2023年行業報告表明,主流維修平臺平均抽成高達55%,比直播帶貨還厲害。

這就說明了為啥換個水龍頭要收300塊錢,原因是師傅得從客戶這兒把被平臺薅去的羊毛再薅回來。有一回看到師傅修完空調后蹲在樓道吃盒飯,那一刻突然感覺咱大家都是韭菜,只不過被割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官方售后也變野雞

本來說好是官方維修,來的人說不定是穿著馬甲的山寨貨。北京有個王女士,去年報修了某品牌的熱水器,結果發現那個所謂“官方認證”的師傅,連真空泵都不會用。中消協的數據顯示,38%的“官方維修”,實際上是外包團隊在搞,他們用的零件,說不定比咸魚上的二手貨還舊。

最絕的是,有些品牌把售后直接承包給維修平臺家電維修 上門維修亂象叢生:高價收費、小病大修,消費者如何避坑?,形成了完美的踢皮球閉環。你打400電話投訴,接線的沒準就是上次那個演技派師傅。

維修界的黑話詞典

“深度清洗”的意思是,拆開東西給你瞧瞧,收費200元。“全面檢測”意味著,把所有按鈕都按一遍家電維修 上門維修亂象叢生:高價收費、小病大修,消費者如何避坑?,收費150元。還有個專業術語叫“技術咨詢費”,實際上就是師傅在路上刷了十分鐘抖音的費用 。

最神奇的是“高空作業費”,住二樓居然也要收。問原因,就說是行業標準,可實際上行業標準就是壓根沒標準。下次他們說“主板燒了”家電維修,建議你回一句“是不是要燒紙”。

維權比維修還累

被坑了之后打投訴電話?那可得先做好準備,接受半小時的智能語音羞辱。廣州有個張先生,去年修電視的時候被坑了,在維權過程中打了23通電話,還收集了8份證據,最后退回來150塊——這錢剛好夠付話費的。

消協建議保留維修憑證,這就好比讓你去記彩票號碼,等真中獎了卻發現彩票是去年的。有那閑工夫,還不如去學點維修常識,起碼能知道師傅說的是不是瞎話。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如今B站上教維修的視頻,其播放量比偶像劇還要高,這表明人民群眾已然覺醒。去年,某工具品牌的銷量大幅上漲了200%,這并非是因為他們進行了促銷活動,而是大家終于領悟到扳手比客服電話更加好用。

當然也有搞砸的時候,比如說有人照著視頻修馬桶家電維修,結果把樓下天花板弄成了水簾洞。不過好在水簾洞不用給上門服務付費,最多賠鄰居兩包煙錢。

最后問個讓人心里不好受的問題,您上次被維修師傅坑的時候,是選擇自認倒霉,還是堅決抗爭到底,歡迎把慘痛經歷寫在評論區,點贊過百的送《家電維修防坑指南》電子版,其實就是個空白文檔,因為根本防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