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伙家里那東西堵了,叫了個師傅上門來給弄。師傅瞅了一眼290元換水管次日漏水、網上請人維修為何頻遭套路?,說:“小事一樁。”然后掏出一瓶藍悠悠的液體就往里倒。倒完一瓶說不行,又來一瓶。最后花了八百多,那東西是通了,可我這錢包是真疼。
上門服務套路深
咱這日子過得,家里那點破事真是層出不窮。水管時不時地給你來個水漫金山,空調制冷效果比天氣預報還不可靠,門鎖更是時不時地跟你玩失蹤。找來個師傅上門修理,結果賬單一個比一個嚇人。有網友吐槽,修個空調,師傅一通操作猛如虎,加了1500塊的冷媒,空調制冷效果還是原地踏步。這冷媒是加了空調里還是直接進了師傅的腰包里了?
修車前那家伙吹噓價格全透明,結果修到一半,項目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修水管的說得跟真的一樣,說進口膠水是必須的,修馬桶的更是神乎其神,特效藥水是關鍵。總之,就是想方設法讓你多掏腰包。咱們消費者,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還得硬著頭皮聽他們瞎扯。
價格陷阱防不勝防
山東那家伙碰到的這事,簡直了不得。去修衛生間漏水,跟防水師傅說好100塊一斤的防水膠,結果用了30斤,一算賬,得3600塊!網友后來一查,發現市面上同樣的膠水才4塊一斤。這差價,都能買一卡車膠水了,真是笑死個人。
這招在修車界太常見了,師傅一來就吹噓便宜,可一干到中途就開始漲價。不是嫌管道太復雜就是零件太稀奇,總之總能找到借口。消費者那時候就像被老虎咬住尾巴,只能任人宰割。
小病大修是常態
網友請師傅來通個下水道家電維修,說好上門費加疏通費一共100塊。師傅一看290元換水管次日漏水、網上請人維修為何頻遭套路?,說普通法子不行,得用那啥藥水。一瓶下去沒搞定,再來一瓶。最后用了三瓶藥水,還使了那高壓槍,賬單直接就蹦到了1000塊。
真是氣炸了,有些事情明明簡單得要命,師傅偏要弄復雜。空調不涼了,說不定就是濾網給堵了,師傅卻說是缺冷媒。門鎖打不開,可能就是鑰匙沒插對,師傅卻偏要說是鎖芯得換。反正就是越貴越好。
事后維權難上難
好多人都栽跟頭了,只能自認倒霉。一來沒留個啥證據,二來維權那事太鬧心。有位大姐交了高價疏通費,想告狀時連師傅的電話都找不到。修空調那家伙承諾半年質保,結果一出問題,人影都沒了。
消費者把那開鎖公司告到了消費者協會,結果一看,人家連個營業執照都沒有。這種像流動攤販一樣的服務,出了事都沒法找到人來擔責。大多數人只能自我安慰:花錢買了個教訓。
女性更容易被坑
單身女子在這事上挺倒霉。一位女網友吐槽,那修水管的大哥一來,就夸夸其談說問題嚴重,得換這換那。她心里直犯嘀咕,可又是一個人呆家里,不敢多嘴,最后硬生生被宰了2000多塊。
某些商家就是抓住了這個心理。知道女人們臉皮薄,不敢說NO,就使勁漲價。還有的壞蛋專挑黑燈瞎火的時候上門,拿消費者的怕黑心理當武器。這時候,大家只能默默忍受,吃個悶虧。
如何避免被坑
先得找個靠譜的公司,最好是那種有實體店的。修東西前,價格得問明白家電維修,最好能記在本上。然后全程得盯著點,別讓師傅偷偷給你加活兒。最后,別忘了保存好發票和聯系方式,要是出了啥事,能有個投訴的地方。
賬單要是嚇人價,先別慌忙掏腰包。先給懂行的家伙打個電話,或者上網搜搜看行情。真不行了,再報警,雖然不一定能全拿回錢,但至少能讓那幫騙子收斂點。你那些奇葩的修車經歷是啥樣?說出來讓大家都長個心眼。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