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4年了,還在比誰家AI參數多呀?那還不如比比誰家AI能幫你少加兩天班。最近網上有一張中外垂直大模型對照圖瘋傳,看完才發現,原來有些中國公司已經偷偷把AI塞進了你每天都得經過的十字路口,塞進了你躲不掉的醫院掛號窗AI模型,還塞進了你永遠看不懂的法律條文里。
交通AI的中西差異
特斯拉的FSD還在教單輛車認路,中國的蘑菇車聯就直接把整個城市交通都塞進AI里了。北京亦莊的路口現在能自己調節紅綠燈,上海嘉定的攝像頭能預判五分鐘后的車禍,這東西可不像是AI司機,倒像是喝了十斤咖啡的交警大隊長。
老外搞單車智能,是由于他們那里地廣人稀,中國搞城市級調度,是因為早晚高峰能把導航軟件逼到抓狂。目前這套系統,最實用的功能是,當你在桐鄉闖紅燈時,AI會先把你的丑照發給交警2024 年大模型重實用,看中國垂類大模型關鍵看點與突破,接著給你的車險公司發漲價通知。
醫療AI的殊途同歸
金匱中醫大模型近來在縣城醫院忙得很,它得幫老中醫辨認藥材,還得防止實習生把風寒感冒寫成新冠 。訊飛星火的醫學模型更悲催,每天要處理3000份病歷,那些病歷把“肚子疼”寫成了“腹部不明原因陣發性抽搐” 。
美國的Med-PaLM 2在實驗室里頭讀論文,中國的AI在鄉鎮衛生院瞅手寫處方。不過最后都有了一樣的想法:與其讓AI把醫生給替代掉,還不如先教它辨認那種“患者說沒事但實際上快不行了”的微妙表情。
法律政務的補課現場
微軟的政務GPT在幫美國議員,把300頁法案縮寫成三條推特,中國的Kimi法律模型還在苦練一項絕活,就是五分鐘看完上市公司萬字公告。最近它接了新任務,要把某地嚴禁無故不批事假的八項規定,翻譯成員工能聽懂的老板不敢扣你年假。
最神奇的是某個律所的人工智能,上周才發覺合同里有“甲方能把乙方賣到緬甸”這樣的漏洞條款,這周就開始自己學習《刑法》打算去自首 。
金融AI的鈔能力對決
摩根大通的人工智能,已然掌握在美聯儲開會前,做空自家股票的本事,中國的度小滿模型,更加務實,專門用來識別“扶貧貸款買寶馬”的申請材料。最近,雙方達成了共識,相較于預測股價AI模型,先教會人工智能區分“理財經理的必勝話術”與“詐騙短信”,更為重要。
上海有個私募的人工智能近來很郁悶,它察覺到,客戶提出“穩賺不賠”的要求時,人類同事都會去推薦比特幣,可它自己只會老老實實地計算風險概率 。
制造業的接地氣競賽
德國西門子的工廠里2024 年大模型重實用,看中國垂類大模型關鍵看點與突破,AI還在對0.01毫米的精度進行優化,中國的工業富聯模型已開發出一項功能,能聽聲音判斷流水線的大媽是不是在罵主管。廣東有個電子廠,其實踐表明,當AI識別到丟螺絲刀的聲音后,接下來半小時,次品率會上升300% 。
最卷的是寧德時代的質檢AI,它得找出電池瑕疵,在廠長巡視時,它還得假裝認真工作,原因是人類質檢員都是這么做的。
教育AI的魔幻現實
新東方的人工智能把“完形填空”譯成了“愛情心理測試”,美國的可汗學院模型篤定中國學生半夜刷題是在搞某種宗教儀式。最近有個突破性進展,某輔導機構的人工智能終于學會了,在家長查崗的時候,自動把游戲界面切換成英語單詞表。
所以問題就來了:當城市交通被不同AI接管,當病歷本被不同AI接管,當勞動合同被不同AI接管,甚至當孩子作業被不同AI接管時,你覺得最后會是它們聯合起來忽悠人類,還是先為搶奪你的手機內存打起來?